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五小叶槭育苗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与准备、播种育苗、扦插育苗、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出圃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五小叶槭的育苗生产及相关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edling Cultivation of Acer pentaphyllum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五小叶槭是一种珍稀濒危植物,其育苗技术规程DB51/T 2253-2022对规范育苗过程、提高苗木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规程指出“种子采集应在果实成熟时进行”,这意味着种子的采集时机直接影响发芽率。成熟果实的种子含水量较低,酶活性适中,有利于后续储藏和萌发。同时要求“种子净度不低于85%”,净度高的种子杂质少,能确保播种后苗床环境整洁,减少病虫害发生概率。
在播种环节,“基质pH值应控制在6.5至7.5之间”是重点要求。这一范围内的酸碱度最适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另外,规程强调“覆土厚度为种子直径的2至3倍”,这是基于种子吸水膨胀特性制定的合理数值,既能保证种子顺利出土又能防止水分过度蒸发。
关于苗期管理,“遮阴度保持在60%-70%”是一项重要的养护措施。适当的遮阴可以避免强光直射导致幼苗叶片灼伤,同时也有助于降低地表温度,营造适宜的小气候环境。此外,“灌溉频率根据土壤湿度调整,保持湿润但不积水”是保证苗木健康生长的关键操作。
这些条文从种子采集到苗期管理各个环节都进行了科学规范,对于保护五小叶槭资源具有实际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