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川产道地药材党参的术语和定义、地理范围、种植技术要求、采收与加工、质量要求、检验方法、包装、标志、运输及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川产道地药材党参的生产、认证及相关活动。
Title:Sichuan地道Herbal Certification - Codonopsis pilosula
中国标准分类号:B45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党参是川产道地药材的重要品种之一,其品质直接影响中医药临床疗效。DB51/T 2563-2022《川产道地药材认证 党参》标准对党参的种质资源、栽培技术、质量控制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以下将从几个关键点对标准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种质资源方面,标准规定党参必须选用四川特有的优良品种,如川党参等,并要求种子来源清晰可追溯。种植过程中要建立完善的良种繁育体系,确保种苗纯度不低于98%。这主要是因为不同地区气候条件差异会导致党参有效成分含量变化,使用本地种质资源能更好地适应环境,提高药材品质。
其次在栽培技术上,标准强调了土壤选择的重要性。党参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中。种植前需深耕细作,施足基肥,合理密植。同时,要采用轮作制度,避免连作障碍。此外,还规定了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的具体操作规程,比如灌溉应以滴灌为主,减少水分浪费;施肥则遵循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的原则。
关于采收加工环节,标准指出党参的最佳采收期为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后至次年春季萌芽前。采挖时要小心操作,防止根部损伤。清洗后的鲜品应及时进行干燥处理,干燥温度控制在40-60℃之间,直至含水量降至13%以下。整个加工过程必须符合GMP规范,保证环境卫生和产品质量。
最后在质量检测方面,标准设置了严格的指标体系。包括水分、灰分、浸出物等常规项目以及多糖、皂苷等活性成分的测定。其中,总灰分不得超过6.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超过1.5%,总多糖含量不得低于20%。这些数据为判断党参是否达到道地药材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DB51/T 2563-2022标准从源头到终端对党参生产进行了全方位规范,有助于提升川产党参的整体质量水平,推动中医药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