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山楂采收加工的术语和定义、采收技术要求、加工技术要求及质量控制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山楂的采收与加工。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awthorn Harvesting and Process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08T 319-2022山楂采收加工技术规程》是一项针对山楂从采收到加工全过程的技术规范,旨在保障山楂产品质量、提升经济效益并保护生态环境。以下将选取该标准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采收期确定
标准指出山楂的最佳采收期为果实完全成熟但尚未变软之时。这一时期果实内的有效成分含量达到最高,同时避免了过早采摘导致的营养不足和过晚采摘造成的果实腐烂问题。具体判断方法包括观察果皮颜色变化、测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及通过手感判断果实硬度等。
二、采收方式要求
在采收过程中应采用手工采摘的方式,避免机械损伤对果实造成伤害。每株果树分多次完成采收工作,确保每个批次果实的成熟度一致。此外还强调了采收工具的选择与清洁消毒,防止病虫害传播。采摘时需轻拿轻放,减少果实表面擦伤,以利于后续储存运输环节的质量控制。
三、初加工流程规范
采摘后的山楂需要立即进行预处理,包括去除杂质如树叶、树枝等,并根据大小分级存放。接下来是清洗步骤,使用流动清水冲洗干净表面尘土及农药残留物。之后进入干燥阶段,推荐自然晾晒或者使用低温烘干设备,控制温度不超过60℃,保持果实原有色泽与风味。整个过程要严格遵守卫生标准,防止交叉污染。
四、储存条件设定
成品山楂应当储存在通风良好、阴凉干燥的地方,相对湿度维持在50%-70%之间,避免阳光直射。堆码高度不宜过高,一般不超过两米,且每隔一段时间检查一次库存情况,及时处理出现质量问题的产品。对于长期保存的需求,则可以考虑冷冻或真空包装等方式延长保质期。
五、质量检测指标
为了保证最终产品的安全性与品质稳定性,标准还明确了多项必检项目,例如重金属含量(铅、镉)、农药残留量以及微生物指标等。生产企业必须配备相应的检测仪器和专业人员,定期开展自检工作,并保留完整的记录档案备查。
综上所述,《DB1308T 319-2022山楂采收加工技术规程》从采收到加工再到储存销售各个环节都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指导建议,有助于促进我国山楂产业健康发展。各相关单位和个人应当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共同维护消费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