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延胡索(元胡)加工的术语和定义、加工场地要求、加工工艺流程、质量要求及包装、贮存和运输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延胡索(元胡)的加工、包装、贮存和运输。
Title:Processing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rydalis yanhusuo (Yuanhu)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延胡索(元胡)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其加工技术直接关系到药材的质量和药效。DB50/T 1337-2022《延胡索(元胡)加工技术规程》对延胡索的采收、加工等环节进行了规范,以下为该标准的重要条文及详细解读。
采收期的确定
条文内容: 延胡索应在6月上旬至中旬之间采收,此时块茎成熟且药效成分含量较高。
解读: 采收时间的选择直接影响药材的质量。过早采收会导致有效成分积累不足,而过晚则可能造成养分流失或品质下降。因此,在6月上旬至中旬期间采收可以确保延胡索达到最佳的药效状态。
初加工步骤
条文内容: 采收后应立即去除泥土,并在阴凉通风处晾晒至表面干燥,随后进行蒸制处理。
解读: 立即清洗并晾晒有助于防止微生物滋生,保持药材的新鲜度。蒸制是关键步骤之一,通过高温短时蒸制可破坏酶活性,防止有效成分被分解,同时使块茎内部水分均匀分布,便于后续干燥。
干燥方法
条文内容: 蒸制后的延胡索宜采用日光自然干燥或热风干燥,温度控制在40℃~50℃之间。
解读: 自然干燥能够保留更多天然成分,但受天气条件限制较大;热风干燥则更加可控,能有效避免因湿度过高导致的霉变问题。适宜的温度范围既能加快干燥速度又不会损害药效物质。
包装储存要求
条文内容: 加工完成的延胡索需密封包装,存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
解读: 密封包装可以隔绝外界污染源,延长保存期限。长期储存过程中,高温高湿会加速药材变质,因此必须注意防潮防晒措施,确保药材质量稳定。
以上便是DB50/T 1337-2022中关于延胡索(元胡)加工技术规程的一些核心规定及其详细说明。遵循这些标准不仅能够提高产品的合格率,还能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保障消费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