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光伏建筑一体化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要求、安装与验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建筑及工业建筑中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的规划、设计与实施。
Title:Design Requirements for Building-integrated Photovoltaics (BIPV) - DB11T 2037-2022
中国标准分类号:P45
国际标准分类号:27.1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2037-2022《光伏建筑一体化设计要求》是北京市地方标准,规定了光伏建筑一体化的设计原则、技术要求和验收方法等内容。以下对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在材料选择方面,标准强调应选用耐候性好、抗老化性能强的材料。例如,光伏组件应采用高效晶体硅电池片,其转换效率不得低于18%。同时,组件封装材料需具备良好的透光性和耐紫外线能力,以确保长期稳定运行。
关于结构设计,标准指出建筑物的承重结构应能承受光伏系统带来的额外荷载。具体而言,屋面光伏系统的安装荷载不应超过1.5kN/m²,而墙面光伏系统的安装荷载则不得超过1.0kN/m²。此外,还应对基础结构进行抗震验算,确保满足当地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
对于电气安全,标准提出了明确要求。光伏系统的直流侧电压不得超过1000V,交流侧电压不得超过10kV。所有电气设备均需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并采取有效的防雷措施。特别是对于并网逆变器,必须具备过压保护、短路保护以及孤岛保护等功能。
在施工安装环节,标准特别强调了施工质量的重要性。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确保光伏组件排列整齐、接线牢固可靠。同时,还应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管理,防止因不当操作引发安全事故。
最后,在验收阶段,标准明确了验收程序和内容。包括检查光伏系统的安装质量、电气连接是否正确、接地装置是否完善等。只有当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时,方可通过验收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