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导盲犬技能培训与共同训练评价的基本要求、培训内容、评价方法及合格判定准则。本文件适用于导盲犬的技能培训、与视力残疾人共同训练及其评价过程。
Title:Guidelines for Guide Dog Skill Training and Joint Training Evalu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C75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1/T 1357-2022《导盲犬技能培训与共同训练评价导则》是上海市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导盲犬的培训、评估和使用。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培训环境要求
标准明确指出,导盲犬的培训环境应模拟实际工作场景,包括但不限于街道、商场、公共交通工具等。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导盲犬适应各种复杂环境的能力,也能增强其在紧急情况下的反应能力。例如,在街道环境中,导盲犬需要识别并避开障碍物,同时引导视障人士安全通过。
技能培训内容
1. 基础服从性训练:导盲犬必须能够执行基本命令如坐下、待命、跟随等。这些技能是确保导盲犬能够在各种情况下保持稳定表现的基础。
2. 目标导向行为训练:导盲犬需学会识别特定的目标,比如电梯按钮或楼梯入口,并根据指令采取相应行动。这项技能对于帮助视障人士独立生活至关重要。
3. 社交技能培养:考虑到导盲犬经常处于公共场所,它们需要具备良好的社交素质,避免对其他动物或人产生攻击性行为。
共同训练阶段
共同训练是指导盲犬与其未来的主人一起参与的训练过程。这一阶段强调双方之间的默契建立,主要内容包括:
- 沟通技巧提升:通过非语言信号(如手势)加强人犬之间的交流。
- 信任关系构建:通过多次成功的互动经历来增进彼此间的信赖感。
- 应急处理能力:模拟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训练如何快速有效地应对。
评估方法与标准
评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量:
- 任务完成度:考察导盲犬是否能准确无误地完成既定任务。
- 安全性:确保在整个过程中不会给使用者带来任何安全隐患。
- 可靠性:即使面对干扰因素时,也能够保持一贯的表现水平。
特殊注意事项
对于患有某些疾病或者身体条件特殊的视障者而言,在选择适合自己的导盲犬时还需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 导盲犬的性格特点应当温和且易于相处;
- 身体尺寸要与使用者相匹配,便于日常操作;
- 年龄适宜,过于年幼或衰老的个体可能无法胜任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需求。
综上所述,《导盲犬技能培训与共同训练评价导则》为我国导盲犬行业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指导框架,有利于促进服务质量的整体提升。希望每位参与者都能够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共同努力创造更加和谐美好的无障碍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