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生猪规模养殖场的选址、规划布局、建筑要求、配套设施、环保措施及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生猪规模养殖场的设计、建设和验收。
Title: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 for Large-scale Pig Farm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1736-2022《生猪规模养殖场建设规范》是江西省地方标准,旨在指导和规范生猪规模养殖场的建设和管理。以下选取了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场址选择
- 条文:场址应选择地势较高、干燥、排水良好的区域,避开洪涝灾害区。
- 解读:这一条强调了场址选择的重要性。地势高可以防止积水,干燥的环境有助于减少疾病的发生,而良好的排水系统能够有效排除废弃物,降低污染风险。
建筑布局
- 条文:生产区与生活管理区应分开设置,并保持一定距离。
- 解读:这种布局有利于隔离生产活动与生活管理活动,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合理的距离还能提高工作效率,确保人员和动物的安全。
环境保护
- 条文:应建立完善的粪污处理设施,确保排放符合环保要求。
- 解读: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对养殖场的环保要求越来越高。此条规定要求养殖场不仅要关注生产效率,还要注重环境保护,通过科学的方法处理粪污,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设施设备
- 条文:饲料储存间应配备防潮、防虫设施。
- 解读:饲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生猪的健康状况。因此,饲料储存间的防潮、防虫措施至关重要,可以有效延长饲料的保质期,保证饲料的新鲜度和营养价值。
卫生防疫
- 条文:应定期进行消毒,建立健全的卫生防疫制度。
- 解读:卫生防疫是保障生猪健康的关键环节。定期消毒可以杀灭病原微生物,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同时,建立健全的卫生防疫制度有助于形成系统的管理机制,提高养殖场的整体管理水平。
以上是对DB36/T 1736-2022《生猪规模养殖场建设规范》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