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市供水管网运行安全风险监测的基本要求、监测内容、监测方法、数据处理与分析、预警及应急响应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城市供水管网的安全风险监测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afety Risk Monitoring of Urban Water Supply Pipeline Oper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P45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1/T 1333-2021《城市供水管网运行安全风险监测技术规范》是上海市发布的关于城市供水管网安全的重要地方标准。该标准对城市供水管网的运行安全风险监测进行了全面规定,对于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标准明确了监测对象和范围。根据5.1条款,监测对象包括供水管道、附属设施及周边环境。这表明监测工作需要覆盖整个供水系统,不仅仅是管道本身,还包括与之相关的所有设施和周边可能影响供水安全的因素。例如,对供水管道的监测不仅要关注管道本身的材质、腐蚀情况,还要考虑其安装位置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外界压力或应力等。
其次,在监测内容方面,标准提出了具体要求。如6.2条款指出,应定期检测供水管道的压力变化情况。这是因为供水管道内的水压波动可能会导致管道疲劳甚至破裂,从而引发泄漏事故。此外,还应监测水质参数,确保供水质量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这些监测内容直接关系到供水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再者,关于监测方法的选择也是标准的重点之一。依据7.1条款,推荐使用在线监测设备和技术手段来实现自动化监控。这种方式可以实时获取数据,提高监测效率和准确性。同时,还鼓励采用多种监测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以弥补单一技术的局限性。比如结合声发射检测技术和超声波检测技术,能够更全面地评估管道的状态。
最后,标准特别强调了应急预案的重要性。按照8.1条款的规定,供水单位应当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迅速响应,最大限度减少损失。此外,还要求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共同维护城市供水安全。
总之,《城市供水管网运行安全风险监测技术规范》从多个角度为城市供水管网的安全管理提供了指导。通过严格执行该标准,可以有效提升城市供水系统的安全性,保障市民的生活用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