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共数据安全可信保障的基本原则、技术要求、管理要求和实施指南。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在公共数据的安全可信保障工作中提供指导。
Title:Guidelines for Public Data Security and Trustworthy Assura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公共数据安全可信保障指南》(DB33/T 1090-2022)由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旨在规范公共数据的安全管理。以下是对部分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一、数据分类分级保护
该标准明确要求对公共数据实施分类分级管理。根据数据的重要程度和敏感性将其划分为不同等级,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例如,对于核心机密数据应采用最高级别的加密技术和访问控制策略,确保只有授权人员能够接触。
二、数据生命周期安全管理
标准规定了从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到销毁整个生命周期中的安全保障措施。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必须使用加密通信协议;存储时需定期备份并检查完整性;当不再需要时则要彻底清除以防止信息泄露。
三、安全事件应急响应机制
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旦发生安全事故,组织应当立即启动响应流程,包括但不限于隔离受影响系统、收集证据以及通知相关方等步骤。同时还需要持续监控网络状况直至确认威胁已被完全消除。
四、员工培训与意识提升
强调定期开展信息安全知识培训,增强全体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通过模拟演练等形式让员工熟悉各种潜在风险及应对方法,从而提高整体防御能力。
五、第三方服务提供商管理
对于涉及外包业务的合作方也提出了严格要求。选择合作伙伴时需对其资质进行全面评估,在合同中明确规定双方责任义务,并且要定期审查其履行情况。
六、技术手段支撑
鼓励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来加强防护效果。比如部署入侵检测系统(IDS)、防火墙(FW)等设备;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及时发现异常行为模式等等。
以上只是部分内容概述,具体实施还需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希望这些内容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