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红花油茶低产林改造的技术要求,包括立地条件、林分状况、改造措施及后续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福建省范围内红花油茶低产林的改造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Low-yield Forest Renovation of Camellia azalea
中国标准分类号:B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5/T 2080-2022《红花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规程》是福建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指导红花油茶低产林的改造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福建省范围内红花油茶低产林的改造。这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地域和对象,确保了改造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 术语和定义
- 红花油茶:指以红花油茶为原料生产的茶油,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 低产林:指单位面积产量低于当地同龄林平均水平的林分。这一定义为识别需要改造的林地提供了科学依据。
3. 改造原则
- 坚持生态优先、因地制宜的原则。这意味着在改造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采取合适的措施。
- 注重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通过合理规划,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态平衡。
4. 改造步骤
- 调查评估:对现有林分进行全面调查,包括林分结构、生长状况等信息,评估其生产力水平。
- 规划设计:根据调查结果制定详细的改造方案,明确改造目标、方法和技术要求。
- 实施改造:按照设计方案开展具体作业,如疏伐、修枝整形、施肥等操作。
- 后期管理:改造完成后加强抚育管理,定期监测林分恢复情况,及时调整管理策略。
5. 主要技术措施
- 疏伐:对于过密的林分进行适当疏伐,改善光照条件,促进树木健康生长。
- 修枝整形:去除病虫害枝条及弱小枝叶,塑造良好树形,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 施肥:根据不同阶段的需求施加适量肥料,补充养分不足。
- 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方式控制病虫害发生。
6. 效果评价
改造后应定期检查林分恢复情况,包括生长量、结实率等方面的变化,并据此评价改造效果。如果达不到预期目标,则需进一步优化管理措施。
以上内容是对DB35/T 2080-2022中部分关键条款的深入解析,希望能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这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