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四川省企业投资工业项目“标准地”管理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工作流程、指标体系及监督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行政区域内各类开发区、产业园区等范围内新增工业项目“标准地”的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Management of Standard Land for Enterprise Investment Industrial Project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7
国际标准分类号:03.10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13T 26-2022 企业投资工业项目标准地管理技术规范》是四川省地方标准,于2022年正式发布实施。该标准为企业投资工业项目的用地管理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对推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重要条文包括:
第4.1条明确规定了标准地的定义:指在完成区域评估的基础上,明确建设用地规划条件、投资强度、产出效率、环境排放等控制性指标的工业用地。这一定义明确了标准地的核心特征,即通过事前设定各项指标来实现精准供地。
第5.3条要求开展区域评估工作,包括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压覆矿产资源评估等七项内容。这有助于减少企业重复评估负担,提高审批效率。同时规定区域评估成果有效期不少于五年,确保政策稳定性。
第6.2条规定了项目准入标准,要求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强度不低于每平方米200万元,容积率不低于0.8。这些量化指标能够有效筛选优质项目,防止低效用地情况发生。
第7.1条建立了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从用地供应到投产达效全程跟踪监管。要求建立项目档案库,定期开展履约评估,确保企业按照承诺条件使用土地。
第9.2条强调了信息平台建设要求,提出构建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应涵盖标准地出让、项目建设、竣工验收、达产复核等全流程信息,实现数据共享与动态更新。
第10.1条明确了违约处理措施,对于未按约定条件开发利用土地的企业,可采取收取违约金、限制新项目落地等方式进行约束。这为维护市场秩序提供了有力保障。
以上条文构成了标准地管理的主要框架,通过严格的前期准备、科学的准入把关以及全过程监管,实现了土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合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