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黄羽肉鸡一体化养殖中活体质量分级的技术要求、评价方法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黄羽肉鸡的养殖、分级及质量管理。
Title:Integrated Breed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Yellow Feathered Broilers - Part 3: Live Quality Grad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 5103T 32.3-2023《黄羽肉鸡一体化养殖技术规范 第3部分:活体质量分级》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对黄羽肉鸡的活体质量分级提出了明确的技术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首先,在活体质量分级的基本要求中,明确规定了黄羽肉鸡的品种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定,确保种源的纯正性与健康状况。此外,对于鸡群的饲养环境也有严格的要求,包括适宜的温度、湿度以及良好的通风条件等,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到鸡只的生长发育和最终品质。
其次,关于活体质量分级的具体指标,标准中详细列出了体重、体型结构、羽毛状态等多个方面的具体参数。例如,体重的测量需在特定的时间点进行,并且每个等级之间的重量差异都有明确的规定。同时,对于体型结构的要求强调了胸肌饱满度、腿部肌肉发达程度等内容,这些都是衡量鸡肉品质的重要参考依据。
再者,标准还特别提到羽毛的状态作为评估鸡只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健康的鸡只应具有光泽亮丽、分布均匀且无明显损伤的羽毛。如果发现有羽毛脱落严重或者存在寄生虫感染等情况,则需要进一步检查其健康状况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最后,为了保证分级结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标准还要求操作人员经过专业培训后才能上岗,并且定期校准使用的称重设备和其他检测工具。此外,整个分级过程应当遵循公正透明的原则,确保每一只鸡都能得到公平合理的评价。
综上所述,《黄羽肉鸡一体化养殖技术规范 第3部分:活体质量分级》不仅为黄羽肉鸡的科学养殖提供了指导方向,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优质的产品保障。通过严格执行该标准的各项规定,可以有效提升我国黄羽肉鸡产业的整体水平和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