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山东省政务信息资源中农业农村领域数据元的定义、表示和编码规则。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各级政府部门及机构在农业农村领域的信息采集、交换、共享和管理。
Title: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s - Data Elements - Part 3: Agriculture and Rural Areas
中国标准分类号:A42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4223.3—2022《政务信息资源 数据元 第3部分:农业农村》是一项山东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和指导政务信息系统中与农业农村相关的数据元定义和管理。以下将从几个关键条文出发,对标准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数据元的基本概念
标准首先明确了数据元的定义,即“在特定上下文中具有明确含义的数据单元”。这一定义强调了数据元需要具备明确性和唯一性,确保其在不同系统间能够准确传递信息。例如,在农业农村领域,作物品种代码就是一个典型的数据元,它代表某种特定的农作物种类,并且在整个农业信息系统中保持一致。
数据元的设计原则
标准提出了设计数据元时应遵循的原则,包括完整性、一致性、可扩展性和标准化等。完整性要求每个数据元都必须包含所有必要的属性;一致性则指同一数据元在不同应用场景下应保持相同的意义;可扩展性意味着数据元体系结构应当支持未来新增的需求;而标准化则是为了保证数据元符合国际或国家标准,便于共享和交换。
数据元的分类
根据用途的不同,数据元被划分为基本信息类、业务处理类和社会服务类三大类别。其中,基本信息类主要涉及如土地面积、人口数量等静态信息;业务处理类涵盖了农业生产计划制定、农产品质量检测结果记录等内容;社会服务类则关注于提供给公众的服务项目及其效果评估等方面的信息。
数据元的具体示例分析
1. 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号:这是用来标识某一农户对其承包的土地拥有合法使用权的重要凭证号码。该数据元对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以及农民权益保护至关重要。
2.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码:通过此编码可以追踪到每一件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全过程的情况,有助于提高食品安全水平并增强消费者信心。
3. 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认定编号:用于记录那些经过培训考核后获得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活动资格的人员身份信息,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一项重要举措。
数据元的应用场景举例
- 在智慧农业平台建设过程中,利用上述提到的各种数据元构建起完整的数据库,不仅可以实现精准施肥灌溉等智能化操作,还能有效预防病虫害发生;
- 对于政府部门而言,则可以通过这些数据来监测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及时调整相关政策以促进当地经济增长;
- 普通消费者也可以借助相关应用程序查询所购买食品是否安全可靠,从而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
总之,《政务信息资源 数据元 第3部分:农业农村》为构建高效统一的政务信息系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通过对数据元科学合理的定义与管理,不仅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也促进了整个社会向着更加公平和谐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