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茶网蝽综合防控的术语和定义、防控原则、监测与预警、物理防控、生物防控、化学防控及综合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陕西省范围内茶叶种植中茶网蝽的综合防控。
Title:Comprehensive Contro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ea Green Leafhopper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T 1578-2022《茶网蝽综合防控技术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茶网蝽这一害虫的防控技术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监测与预警
- 标准要求在每年春季和秋季对茶园进行两次全面的虫情监测。这包括使用黄板诱捕器来捕捉成虫,以及通过显微镜检查叶片下表面卵块的数量。这一措施旨在早期发现茶网蝽的存在,以便及时采取防控措施。
2. 农业防治
- 强调合理修剪茶树,保持茶园通风透光良好。修剪时应避免过度,以免影响茶树生长。此外,清除茶园内的枯枝落叶,减少越冬虫源是关键步骤之一。
3. 生物防治
- 鼓励利用天敌如瓢虫、草蛉等自然控制茶网蝽种群数量。同时建议在茶园内种植蜜源植物,为这些天敌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来源,增强其生存能力。
4. 化学防治
- 当田间虫口密度达到经济阈值(一般为每叶平均有虫1头以上)时才可考虑使用农药。推荐使用低毒高效的药剂,并且要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虫剂以延缓抗性发展。施药时间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避开高温时段,提高药效并减少环境污染。
5. 综合管理
- 提倡结合上述多种方法形成一套完整的防控体系。例如,在农业防治的基础上辅以适当的化学防治;或者当生物防治效果不佳时适当增加化学干预频率。总之,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策略,确保既能有效控制害虫又能保护生态环境。
以上内容基于DB61/T 1578-2022标准中的核心要点进行了深入分析阐述,希望能帮助相关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此标准来进行茶网蝽的有效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