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荷斯坦牛育成牛饲养管理的技术要求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荷斯坦牛育成牛的饲养与管理。
Title:Holstein Cattle Produ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 Part 6: Feeding and Management of Growing Heifer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T 367.6-2022《荷斯坦牛生产技术规范 第6部分:育成牛饲养管理》是一项针对陕西省地方标准的技术规范,旨在指导和规范荷斯坦牛育成期的饲养管理工作,从而提高育成牛的生长发育质量、生产性能以及经济效益。以下将对标准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育成牛的体重与体高管理
标准中明确规定了育成牛在不同月龄阶段的体重和体高参考值,并要求定期监测。例如,10月龄时,公牛体重应在250kg左右,体高约120cm;母牛体重则为220kg左右,体高约为118cm。这一规定是基于多年养殖经验总结得出,有助于及时发现个体差异并采取相应措施。
二、饲料营养需求
标准强调了育成牛需要均衡的营养供给,包括蛋白质、能量、矿物质及维生素等。其中特别提到,日粮中粗蛋白含量应占总干物质的14%-16%,钙磷比例维持在1.5:1至2:1之间。此外还指出,在育成后期应适当增加精料比例以满足快速生长的需求,但要避免过量导致肥胖症的发生。
三、饮水供应
为了保证育成牛健康成长,标准要求提供充足清洁的饮用水。特别是在炎热夏季或运动后,需增加饮水量,并且水温控制在10℃-15℃之间最为适宜。同时建议采用自动饮水器代替传统水槽,这样可以减少污染风险并提高饮水效率。
四、环境卫生与疾病防控
关于环境卫生方面,标准提出牛舍内空气流通良好,湿度保持在60%-70%范围内;地面材质选用防滑材料且易于清洗消毒。对于疾病防控,则强调疫苗接种计划的制定与执行,如布鲁氏菌病、口蹄疫等常见疾病的预防工作。另外还需建立完善的卫生防疫制度,包括日常清洁、定期检查健康状况等环节。
五、运动与社交活动
为了促进骨骼肌肉系统的健康发展,标准鼓励每天安排一定时间让育成牛自由活动。通常情况下,每天至少保证两小时以上的户外放牧时间。此外还应注意群体规模不宜过大,每群以10-15头为宜,以便于观察个体表现并实施个性化管理。
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解读可以看出,《荷斯坦牛生产技术规范 第6部分:育成牛饲养管理》不仅涵盖了从饮食到健康管理等多个层面的具体要求,而且充分考虑到了实际操作中的可行性。希望广大养殖户能够严格按照该标准开展相关工作,从而实现优质高效的养殖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