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荷斯坦牛人工授精和妊娠诊断的技术要求、操作规程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陕西省内荷斯坦牛的人工授精与妊娠诊断工作及相关管理活动。
Title:Holstein Cattle Produ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 Part 3: Artificial Insemination and Pregnancy Diagnosi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T 367.3-2022《荷斯坦牛生产技术规范 第3部分:人工授精与妊娠诊断》是由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旨在规范荷斯坦牛人工授精和妊娠诊断的操作流程和技术要求。以下是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关键条款解读
# 5.1 操作人员资质
- 原文:从事人工授精的技术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
- 解读:确保操作人员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是保证人工授精成功率的基础。未经培训的人员可能因操作不当导致受胎率下降。
# 5.2 冷冻精液质量
- 原文:冷冻精液的质量需符合NY/T 462的规定,解冻后活力不低于0.3。
- 解读:高质量的冷冻精液是成功授精的关键。解冻后的精子活力指标直接反映了精液的质量,低于标准值可能影响受孕几率。
# 5.3 授精前准备
- 原文:授精前应对母牛进行全面健康检查,并记录其发情周期状态。
- 解读:健康的母牛更有可能顺利怀孕。了解母牛的发情周期有助于选择最佳授精时间,提高受胎率。
# 5.4 授精操作
- 原文:使用直肠把握子宫颈法进行授精,确保精液准确注入子宫体内。
- 解读:正确的授精方法可以避免精液流失或误入其他部位,从而提高受孕概率。直肠把握子宫颈法是一种常用且有效的方法。
# 5.5 妊娠诊断
- 原文:采用超声波检测技术,在配种后28至35天内进行首次妊娠诊断。
- 解读:早期妊娠诊断可以帮助及时发现未妊娠母牛,减少资源浪费。超声波技术因其高精度而被推荐使用。
# 5.6 数据管理
- 原文:建立完整的档案系统,记录每次授精、妊娠诊断的结果及相关信息。
- 解读:良好的数据管理系统有助于追踪每头母牛的繁殖历史,为后续饲养管理和繁殖计划提供依据。
以上内容涵盖了该标准中关于人工授精与妊娠诊断的重要方面。遵循这些规定不仅能够提升养殖效率,还能保障动物福利,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