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运营管理、维护要求及效能评价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内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运营维护及效能评价工作。
Title:Rural Domestic Sewage Centralized Treatment Facilities Operation, Maintenance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tandard
中国标准分类号:Z6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25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4299-2022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运营维护及效能评价标准》是安徽省地方性技术规范,自发布以来在指导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运维和效能评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将围绕该标准中的关键条款展开深度解读。
运营维护要求
1. 设备运行管理:标准明确指出,所有设备必须保持正常运转状态,并定期检查保养。例如,对于提升泵、曝气装置等核心设备,要求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修,确保其性能稳定可靠。这一规定旨在防止因设备故障导致的处理效率下降,保障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2. 工艺控制参数设定:根据处理工艺的不同,标准对各项工艺控制参数给出了具体数值范围。如生物接触氧化法中溶解氧浓度应维持在2-4mg/L之间,污泥回流比建议为50%-70%。这些参数直接关系到处理效果的好坏,合理设置能够有效提高净化能力。
3. 污泥处置:对于产生的剩余污泥,标准强调需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妥善处理。推荐采用厌氧消化后再利用的方式,既减少了环境污染风险又能实现资源化利用。同时,还规定了污泥堆放场地的选择标准以及防渗措施,以避免二次污染的发生。
效能评价体系
1. 出水水质指标:标准详细列出了多项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包括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总磷等。其中COD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50mg/L,而氨氮则不得超过8mg/L。通过严格控制出水质量,可以更好地保护周边水体生态环境。
2. 能耗水平评估:考虑到节能减排的重要性,标准特别设置了能耗考核项目。要求单位水量处理所消耗的能量不得超过0.6kWh/m³,并鼓励采用节能型设备和技术方案来降低运行成本。
3. 社会经济效益考量:除了技术层面的要求外,标准也关注到了项目的经济性和社会效益。比如,在选择建设地点时需要综合考虑人口密度、地形地貌等因素,力求达到最佳的投资回报比;另外还要注重培养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确保项目可持续发展。
结语
DB34/T 4299-2022作为一项重要的行业指导文件,不仅涵盖了从日常运营管理到最终效果评定全过程的技术细节,而且体现了以人为本、绿色发展的理念。希望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及相关企业能够深入学习并严格执行该标准,共同推动我国农村生活环境改善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