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夏玉米种植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及储藏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夏玉米种植区域的生产和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ummer Corn Cultivation DB14/T 029-2022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5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05T 029-2022《夏玉米种植技术规程》是由山西省晋城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规定了夏玉米种植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技术要求,适用于晋城市范围内夏玉米的生产。
首先在产地环境方面,标准要求种植区域应远离工业区、矿区及交通主干道,避免受到有害物质的污染。土壤类型以壤土或砂壤土为宜,pH值在6.5至7.5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1.2%。水源要充足且清洁,符合灌溉用水标准。
关于品种选择,标准强调选用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适合当地生态条件、高产稳产、优质抗逆的品种。特别推荐使用具有抗病虫害能力、耐旱耐涝特性的杂交种。种子质量需达到GB 4404.1规定的二级以上标准,纯度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9%,发芽率不低于85%,水分含量不超过13%。
播种环节是关键步骤之一。播种时间一般安排在6月中下旬,确保气温稳定在15℃以上。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精选处理,剔除破损、霉变粒,并可选择药剂拌种来预防地下害虫。播种方式可以采用机械直播或人工点播,行距保持在50至60厘米,株距控制在25至30厘米,每亩播种量约为3至4公斤。
田间管理措施包括合理施肥、科学灌溉和中耕除草。基肥施用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化肥,追肥分两次进行,分别在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灌溉遵循“少量多次”原则,在干旱时期及时补水,雨季注意排水防涝。同时要加强中耕培土,促进根系发育。
病虫害防治方面,提倡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农业防治包括轮作倒茬、清除田间残株落叶等;物理防治可通过设置诱捕器、安装频振式杀虫灯等方式;化学防治则根据具体病虫害种类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并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
最后在收获阶段,当籽粒乳线消失、基部黑层出现时即可适时收获。收获后要及时晾晒干燥,防止霉变,确保储藏品质。整个种植过程应全程记录,建立档案,以便追溯管理和持续改进。
以上内容是对DB1405T 029-2022中部分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希望对从事夏玉米种植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