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医用辐射诊断机房的设计、安装、防护及验收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医用辐射诊断机房及相关设施。
Title:Medical Radiation Diagnostic Room Design and Installation Standard
中国标准分类号:C73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NAHIEM 119-2024《医用辐射诊断机房设计与安装标准》中,有一项重要的更新内容是关于屏蔽厚度计算方法的变化。相较于旧版标准,新版标准引入了更精确的屏蔽厚度计算公式,并强调了对不同能量范围X射线的区分处理。
以第5.3节“屏蔽设计”为例,旧版标准采用的是较为通用的经验值来确定屏蔽材料的厚度,而新版则要求根据实际使用的X射线设备的最大管电压和最大管电流,利用改进后的数学模型进行具体计算。这一改变旨在确保机房屏蔽能够有效防止职业照射和公众照射超标,同时减少不必要的过度防护。
应用此条文时,首先需要收集设备的技术参数,包括最高管电压(kVp)和最大管电流(mA)。然后依据标准提供的公式,结合工作负荷(即每年预计的曝光次数),计算出所需屏蔽材料的最小厚度。此外,还需考虑建筑材料的衰减特性以及可能存在的散射效应等因素。
例如,对于一台最大管电压为120kV、最大管电流为500mA的X光机,在典型的工作负荷下,按照新版标准的要求,铅当量至少应达到2毫米以上才能满足防护需求。如果机房内存在多台类似设备,则需累加各自的贡献值后取最大值作为最终的设计依据。
通过这样的细化处理,可以更加科学合理地规划机房布局及选择合适的防护措施,从而既保证了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健康安全,又避免了资源浪费。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按照新版标准执行,并定期评估机房屏蔽的有效性,必要时进行调整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