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老年人营养供餐的基本要求、营养评估、膳食设计、供餐服务、质量控制及改进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为老年人提供营养供餐服务的机构及相关组织。
Title:Guidelines for Elderly Nutrition Improvement Services - Part 1: Nutritional Meal Provision for the Elderly
中国标准分类号:C04
国际标准分类号:11.1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T 1939.1-2022 老年人营养改善服务指南 第1部分:老年人营养供餐》是湖北省地方标准,为老年人营养供餐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操作规范。以下将对标准中的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首先,标准明确指出老年人营养供餐应遵循“平衡膳食、合理搭配”的原则。这意味着在设计食谱时,需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求,确保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各类营养素的比例适当。例如,蛋白质摄入量应占总能量的10%-15%,优质蛋白如鱼、禽、蛋、奶及大豆制品应占总蛋白的一半以上。
其次,标准强调了食物多样化的重要性。建议每日食物种类不少于12种,每周不少于25种,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营养需求。具体而言,主食可选择大米、小米、燕麦等多种谷物;蔬菜类包括深绿色叶菜、根茎类、瓜果类等;水果则推荐苹果、香蕉、柑橘等富含维生素C的品种。此外,还应注意荤素搭配,如瘦肉、鱼类与多种蔬菜相结合,既保证了营养全面性又增加了口感多样性。
再者,针对老年人特殊的消化吸收能力下降的问题,标准提出了软烂易消化的要求。烹饪方式上提倡采用蒸、煮、炖等温和方法,减少油炸、烧烤等高温处理。对于某些需要特别照顾的情况,比如牙齿缺失或吞咽困难的老人,可以将食材加工成泥状或者糊状,便于咀嚼和吞咽。
另外,标准还关注到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因素,在饮食安排中融入情感关怀元素。鼓励家庭成员共同参与用餐过程,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同时也可以通过变换菜品颜色、形状等方式激发食欲,提高进餐兴趣。
最后,标准要求定期评估老年人的营养状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膳食计划。这包括测量体重、腰围等指标,分析血液检测结果(如血红蛋白水平),并结合个人病史及生活习惯综合判断是否达到理想状态。一旦发现营养不良倾向,应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必要时咨询专业营养师制定个性化方案。
综上所述,《DB42/T 1939.1-2022》不仅为机构养老机构提供了标准化的操作流程,也为居家养老提供了参考依据。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旨在帮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享受到健康美味的食物,从而提升生活质量,享受幸福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