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疏散通道余压监控系统的术语和定义、系统组成、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安装与调试、验收及维护保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筑中疏散通道余压监控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及维护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onitoring System of Pressure Differential in Evacuation Passag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67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T 1938-2022《疏散通道余压监控系统技术规范》是湖北省地方性标准,于2022年正式发布实施。该标准规定了疏散通道余压监控系统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功能要求、性能要求、检验方法以及运行维护等内容,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建筑中安装使用的余压监控系统。
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5.2 基本要求
5.2.1 系统应具有实时监测功能,能够连续监测疏散楼梯间、前室等区域的余压值,并将数据上传至监控中心。
解读:这一条款强调了余压监控系统的核心功能——实时监测。系统需要具备持续性的监测能力,确保在任何时间点都能准确反映疏散通道内的压力状况。这为后续的安全决策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5.2.2 系统应能够在火灾发生时自动调整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送风量,保持疏散通道内正压值处于安全范围内。
解读:当火灾发生时,系统需立即响应,通过自动调节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送风量来维持疏散通道内的正压值。这是为了防止烟气侵入疏散通道,保障人员安全撤离的重要措施。
5.3 功能要求
5.3.1 系统应具备报警功能,当检测到余压值超出设定范围时,应及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解读:报警功能是系统安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余压值超过设定的安全界限,系统必须迅速发出警报,提醒相关人员采取相应措施。这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
5.3.2 系统应具备数据记录与查询功能,能够存储至少一年的历史数据,并提供便捷的数据查询方式。
解读:数据记录与查询功能对于后期分析和追溯非常重要。它不仅帮助管理者了解系统的运行状态,还能在出现问题时快速定位原因,提高维护效率。
5.4 性能要求
5.4.1 系统的响应时间不应大于30秒。
解读:响应时间直接影响到系统的实用性和可靠性。短响应时间意味着系统能够更快地做出反应,从而更好地保护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5.4.2 系统的测量误差应在±5%以内。
解读:测量精度直接关系到系统判断是否准确。测量误差控制在±5%以内,可以保证系统提供的数据真实可靠,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以上内容只是对DB42/T 1938-2022标准的部分条款进行了简要解读。全面理解和掌握整个标准需要结合实际应用场景深入学习研究。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