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食品经营(销售)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的基本要求、组织机构与人员管理、制度建设、过程控制、风险防控及追溯体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内食品经营(销售)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Title: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Food Safety Responsibility Implementation in Food Operation (Sales) Enterprises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5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2560—2022《食品经营(销售)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通用要求》是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食品经营企业的行为,确保食品安全。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部分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食品安全管理机构与人员配置
标准明确规定,食品经营企业应设立专门的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并配备专职或兼职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这些管理人员需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有效履行食品安全管理职责。此外,企业还应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其专业水平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二、进货查验制度
标准强调了进货查验的重要性,要求企业在采购食品时必须严格检查供应商的资质证明文件,包括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等,并保存相关记录至少两年。对于进口食品,还需提供出入境检验检疫合格证明。同时,企业应当按照批次对食品进行抽样检测,确保每一批次的产品均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三、食品储存条件
关于食品储存,标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所有食品应分类存放,避免交叉污染;冷冻冷藏食品需保持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散装食品应有明确标识,标明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内容;易腐烂变质的食品应及时处理,不得超期销售。
四、环境卫生管理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标准特别指出,食品经营场所必须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消毒,并做好防虫防鼠措施。工作人员进入操作区域前要洗手更衣,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帽,且不得佩戴饰物。此外,废弃物要及时清理,防止滋生细菌。
五、应急处置机制
当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企业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保护消费者健康权益。具体包括停止问题产品的销售、召回已售出的问题产品、配合相关部门调查取证等。同时,企业还需建立完善的投诉处理流程,及时回应消费者的合理诉求。
以上是DB14/T 2560—2022标准中几个关键方面的解读。作为食品经营者,只有严格按照这些规定执行,才能真正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