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瓜类蔬菜集约化嫁接育苗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嫁接前准备、嫁接方法、嫁接后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出圃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范围内瓜类蔬菜的集约化嫁接育苗生产。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tensive Grafting Seedling Cultivation of Cucurbit Vegetabl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2T 1158—2022 瓜类蔬菜集约化嫁接育苗技术规范》是天津市地方标准,为瓜类蔬菜的嫁接育苗提供了系统的技术指导。以下选取了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标准明确了“集约化嫁接育苗”是指在特定设施内,通过人工操作将砧木与接穗结合,以实现优质种苗规模化生产的过程。这一定义强调了集约化的特点,即高效、规模化以及对环境条件的严格控制。
其次在嫁接前准备环节,标准要求根据种植计划合理安排播种期,确保砧木与接穗的生长速度相匹配。同时,对接穗和砧木的种子质量提出了明确要求,包括纯度、净度、发芽率等指标。例如,黄瓜砧木种子的净度不得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90%。这些参数直接关系到最终种苗的质量。
关于嫁接技术,标准推荐使用顶插接法或贴接法,并规定了具体的嫁接步骤和技术要点。例如,在顶插接法中,要求砧木切口深度为茎粗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接穗插入时要确保形成层对齐。此外,还特别指出嫁接后需立即进行遮阴处理,并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条件,通常温度控制在20℃-30℃之间,空气相对湿度维持在90%-95%。
在嫁接后的管理方面,标准强调了病虫害防控的重要性。要求定期检查种苗健康状况,一旦发现病害迹象应及时采取措施,如喷洒生物农药或物理防治手段。同时,还建议采用轮作制度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概率。
最后,在种苗出圃环节,标准给出了详细的分级标准和包装运输要求。种苗分级依据植株高度、茎粗、叶片数量等因素分为一级、二级两个等级。包装时应选用透气性好的材料,并注明品种名称、生产日期、质量等级等信息。运输过程中需避免剧烈震动,防止种苗受损。
以上是对《DB12T 1158—2022 瓜类蔬菜集约化嫁接育苗技术规范》中一些核心内容的深入解析。遵循该标准不仅能够提高瓜类蔬菜种苗的质量,还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