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马铃薯品种休眠期鉴定的术语和定义、试验条件、测定方法、结果表示及报告。本文件适用于马铃薯品种休眠期的鉴定。
Title:Potato Variety Dormancy Period Identific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11T 190-2022 马铃薯品种休眠期鉴定技术规程》是由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的,旨在规范马铃薯品种休眠期的鉴定方法和技术要求。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了“休眠期”是指马铃薯块茎从成熟到开始发芽这一阶段的时间间隔。这一概念对于理解整个规程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如何评估马铃薯种薯的质量及其适宜种植时间。
其次,在取样与样品制备环节中规定了样品应来源于代表性强、健康无病害的田间植株,并且需要在不同生长时期多次采集以确保数据准确性。同时强调了样品处理过程中要避免机械损伤以及污染,这对于保证后续实验结果的真实性具有重要意义。
接着,在休眠期测定方法上,规程推荐使用恒温箱法作为主要手段之一。具体操作包括将处理好的样品放入设定好温度条件下的恒温箱内,记录从收获之日起直至首次萌芽所需天数。此方法简单易行且重复性好,适合大规模推广应用。
此外,还特别指出在实际应用时需结合当地气候特点调整相关参数,比如根据不同区域的平均气温来确定最适存储温度等。这表明虽然该标准提供了一个通用框架,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需因地制宜地灵活运用。
最后,在结果分析与表达方面,要求将所有观测数据整理成表格形式,并绘制出相应的曲线图以便直观展示变化趋势。同时建议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所得资料进行深入剖析,从而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
总之,《DB6111T 190-2022》不仅为从事马铃薯研究工作的专业人士提供了权威指导,也为普通农户选择合适播种时机提供了可靠依据。通过严格遵循上述各项规定,可以有效提高马铃薯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