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春季大棚黄瓜嫁接育苗的场地选择、育苗设施与设备、嫁接前准备、嫁接方法、嫁接后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陕西省内春季大棚黄瓜嫁接育苗生产及相关技术指导。
Title:Spring Greenhouse Cucumber Grafting Seedling Technology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11T 150-2020《春季大棚黄瓜嫁接育苗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春季大棚黄瓜嫁接育苗的技术规范。该标准从品种选择、种子处理到嫁接方法等各个环节进行了系统规定,旨在提高黄瓜的产量和品质。以下是对部分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首先,在品种选择上,标准强调应选用抗病性强、适应性广且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良品种。例如,“京研系列”或“津优系列”,这些品种不仅能够抵抗常见的土传病害如枯萎病,还能在低温弱光条件下保持良好的生长态势。
其次,关于种子处理部分,要求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以预防病害发生。具体做法是将种子浸泡于55℃左右的温水中持续10分钟,然后冷却至室温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此外,为了促进发芽率,还需进行催芽处理,即将经过消毒后的种子置于湿润纱布中,在28-30℃环境下催芽48小时左右。
再者,在嫁接过程中,标准推荐采用插接法作为主要嫁接方式。插接法具有操作简便、成活率高等优点。实施时需注意刀具锋利度及切口平滑度,确保砧木与接穗之间的接触紧密。同时,嫁接后要立即覆膜保湿,并控制好棚内温度(白天25-30℃,夜间15-20℃),湿度则维持在90%以上,直至嫁接口完全愈合。
最后,在苗期管理方面,标准指出要加强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工作。水分供应要根据幼苗实际需求适时适量给予;施肥则遵循少量多次原则,前期以氮肥为主,后期逐渐增加磷钾肥比例。对于可能出现的病虫害问题,则建议采取物理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予以解决。
总之,《春季大棚黄瓜嫁接育苗技术规程》为生产者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指导方案,有助于提升黄瓜育苗质量和经济效益。通过严格执行上述各项措施,可以有效保障黄瓜在整个生长周期内的健康发育,从而实现优质高产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