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残疾人服务机构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基本要求、管理措施和技术规范。本文件适用于重庆市范围内各类残疾人服务机构的安全生产管理。
Title:Safety Produ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 Part 34: Service Institutions for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C85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0/T 867.34-2022《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第34部分:残疾人服务机构》是一部专门针对残疾人服务机构制定的安全管理标准。以下将选取其中几个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一、机构选址与建筑安全要求
1. 选址应远离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和储存场所,确保周围环境安全。
2. 建筑物耐火等级不得低于二级,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的数量、宽度及位置需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3. 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如灭火器、火灾报警系统等,并定期检查维护。
二、设施设备安全管理
1. 所有设施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安装时需由专业人员操作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 对于特殊用途的设备(如轮椅升降机),应设立专门的操作规程,并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3. 定期对设施设备进行检修保养,发现隐患及时整改消除。
三、人员安全管理
1. 残疾人服务机构应当建立健全从业人员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招聘录用、教育培训、考核奖惩等方面的内容。
2. 新入职员工必须接受岗前培训,熟悉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流程及相关应急处置措施。
3. 制定应急预案,组织定期演练,提高全体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日常运营安全管理
1. 落实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职责权限,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
2. 加强巡查力度,及时发现并纠正各种不安全行为或现象。
3. 建立健全档案资料管理体系,妥善保存各类记录文件,便于追溯查询。
以上是该标准中一些较为重要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您更好地理解和执行相关规定。如果您还有其他具体问题也可以继续交流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