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湿地环境中钉螺调查的技术要求、方法和步骤。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湿地环境中钉螺的监测与防控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chistosoma Japonicum Snail Survey in Wetland Environ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B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湿地环境钉螺调查技术规范》(DB3202/T 1031-2022)是一部专门用于指导湿地环境中钉螺调查的技术标准。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调查准备阶段,标准明确要求调查人员需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并接受过专业培训。同时,应根据调查区域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调查方案,包括调查目的、范围、时间安排等。这一规定旨在确保调查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避免因准备不足导致的数据偏差。
其次,在野外调查过程中,标准强调了对钉螺栖息环境的全面考察。这包括但不限于植被类型、土壤湿度、水体状况等因素。通过这些环境因子的综合分析,可以更准确地判断钉螺的分布规律及其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此外,还特别指出在进行样方设置时,要保证样方的数量和分布能够充分反映整个调查区域的情况,以提高数据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再者,关于样本采集与处理部分,标准提出了严格的操作规程。例如,采集工具的选择应当考虑其对钉螺损伤程度最小化;采集后的样品需要及时固定并妥善保存,防止腐败变质影响后续检测结果。另外,对于不同种类的钉螺以及它们所处的不同生活阶段,都给出了相应的采样比例建议,这对于后期数据分析至关重要。
最后,在数据整理与报告编写环节,标准要求所有收集到的信息必须真实完整地记录下来,并且要经过严格的审核校验程序。最终形成的调查报告不仅要包含基本的数据统计结果,还需要结合现场观察到的现象提出合理的解释说明,为相关部门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湿地环境钉螺调查技术规范》从多个层面系统地规范了湿地环境中钉螺调查工作的各个环节,为开展此类工作提供了权威指南。通过对上述关键内容的理解与应用,可以有效提升调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