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沙枣育苗的术语和定义、苗圃地选择与规划、播种育苗、扦插育苗、嫁接育苗、苗期管理及出圃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范围内沙枣苗木的培育与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Jujube Seedling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2030-2022沙枣育苗技术规程》是由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关于沙枣育苗的技术规范。该规程对沙枣的育苗环境、播种育苗、移植、抚育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环节做出了详细规定,旨在提高沙枣苗木的质量和成活率。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首先,在育苗环境的选择上,规程强调了沙枣适宜生长的土壤条件和气候要求。根据规程第4.1条的规定,沙枣育苗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壤土或沙壤土,pH值在7.5至8.5之间。这一规定是基于沙枣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性而制定的,过于酸性或碱性的土壤会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
其次,在播种育苗阶段,规程第5.2条指出种子处理的重要性。具体而言,沙枣种子需要经过催芽处理才能提高发芽率。通常采用温水浸泡法,即将种子放入40℃左右的温水中浸泡24小时,然后捞出置于湿润环境中保持温度在20℃至25℃之间,直至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此方法能够有效打破种子休眠期,促进种子萌发。
再者,关于移植环节,规程第6.3条提出了合理的移植密度。幼苗长到一定高度时需进行移植,以保证每株苗木有足够的生长空间。推荐的移植密度为每平方米种植100至150株,具体数量可根据实际苗圃情况调整。合理的密植不仅有利于苗木均匀生长,还能减少后期管理的工作量。
此外,抚育管理也是规程中的重点内容之一。规程第7.1条提到,要定期除草松土,保持苗床清洁无杂草。同时,还需适时浇水施肥,特别是在干旱季节要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肥料使用上建议施用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的方式,既能提供丰富的养分又能改善土壤结构。
最后,在病虫害防治方面,规程第8.2条强调预防为主的原则。通过加强日常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问题。对于常见的病害如锈病可用波尔多液喷洒防治;而对于虫害则可选用高效低毒的化学药剂进行喷雾杀灭。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用药都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综上所述,《DB11T 2030-2022沙枣育苗技术规程》从多个角度全面规范了沙枣育苗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为生产高质量沙枣苗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遵循这些规定有助于提升育苗成功率,促进沙枣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