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道路智能交通管理设施的通用技术要求,包括设施的功能、性能、安装、维护等方面的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范围内道路智能交通管理设施的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维护。
Title:Setting Requirements for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Facilities on Roads - Part 1: 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P46
国际标准分类号:01.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776.1-2022《道路智能交通管理设施设置要求 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是北京市地方标准,于2022年发布实施。该标准对道路智能交通管理设施的设置提出了明确的技术要求,以规范和提升道路交通管理水平。以下将选取一些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智能交通管理设施”、“信号控制设备”等关键术语。例如,“智能交通管理设施”是指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交通管理功能的各种设施设备的总称。这些定义为后续条款提供了统一的理解基础,确保各方在执行过程中有共同的语言环境。
设施布设原则
标准强调了设施布设应遵循的原则,包括安全性、适用性、经济性和可持续性。特别是在安全性方面,要求设施的设计与安装不得对行人、车辆及周边环境造成安全隐患。同时,设施还应当便于维护,并且尽量减少对城市景观的影响。
系统架构与组成
规定了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基本架构,主要包括感知层、传输层、处理层以及应用层四个层次。每个层次都有其特定的功能需求和技术指标。例如,在感知层,要求视频监控摄像机必须具备高清分辨率,并支持夜视功能;而在传输层,则需保证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数据采集与存储
关于数据采集与存储的部分,标准特别指出所有采集到的数据都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保护,未经许可不得对外泄露。此外,对于历史数据至少要保存一年以上,以便日后查询使用。
维护保养
最后,在维护保养方面,标准建议定期检查各项设备的工作状态,及时更换损坏部件,确保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还鼓励采用智能化手段来进行故障预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并降低运营成本。
以上就是对DB11/T 776.1-2022部分内容的深入分析。此标准不仅适用于北京市内各类道路场景下的智能交通管理设施建设工作,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重要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