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褐土区小麦-玉米两熟制农田土壤改良的技术要求和方法,包括土壤改良的原则、措施、实施步骤及效果评价。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褐土区小麦-玉米两熟制农田的土壤改良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oil Improvement of Wheat-Corn Rotation Farmland in Brown Soil Area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T 2323-2022 褐土区小麦-玉米两熟制农田土壤改良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河南省褐土区小麦和玉米轮作种植模式下土壤改良的技术规范。以下将从该标准的重要条文中进行深度解读。
首先,标准在“范围”部分明确指出,本标准适用于河南省褐土区采用小麦-玉米两熟制的农田土壤改良工作。这意味着,无论是农业技术人员还是普通农户,在实施土壤改良措施时都应参照此标准执行,确保改良活动科学合理且具有针对性。
其次,“术语和定义”中对“褐土”、“小麦-玉米两熟制”等关键概念进行了清晰界定。“褐土”是指发育于暖温带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的地带性土壤类型,具有深厚的腐殖质层及良好的团粒结构。“小麦-玉米两熟制”则是指在同一块耕地上连续种植小麦和玉米,并完成两个生长季节的种植制度。这些定义为后续具体技术要求提供了理论依据。
再者,“土壤改良原则”强调了因地制宜、综合施策的原则。即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选择合适的改良方法;同时注重多种措施结合使用,如物理、化学与生物手段并举,以达到最佳效果。此外还提到要保护生态环境,避免因不当操作造成新的污染源。
在“土壤改良措施”方面,标准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例如,建议通过增施有机肥料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合理安排作物布局,避免连作障碍的发生;采取深耕深松等措施打破犁底层,促进根系发育;利用覆盖作物减少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度。对于盐碱化较严重的地块,则需要采取洗盐排涝等特殊处理办法。
另外,“监测与评价”章节规定了如何定期检测土壤质量变化情况以及评估改良成效的方法步骤。包括采集代表性土样送检分析各项指标是否达标;建立长期观测点跟踪记录相关数据;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量化成果效益等内容。
最后,“附录”部分提供了参考文献目录及相关图表资料供使用者查阅参考。这不仅丰富了整个文件的信息量,也为进一步研究探讨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DB41/T 2323-2022 褐土区小麦-玉米两熟制农田土壤改良技术规程》是一部全面系统指导褐土区农业生产的实用指南。它不仅涵盖了从理论到实践各个环节的操作要点,而且充分考虑到了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值得广大从业者认真学习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