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河南省电子政务外网中IPv6地址的分配原则、分配方法和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各级政府部门及机构在电子政务外网中进行IPv6地址规划、分配与管理的相关工作。
Title:Specification for IPv6 Address Allocation of External Electronic Government Network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T 2306-2022《电子政务外网 IPv6地址分配规范》是河南省发布的关于电子政务外网IPv6地址规划与分配的技术标准。该标准主要规定了电子政务外网中IPv6地址的分配原则、分配流程以及相关技术要求,以确保网络的安全性、稳定性和高效性。
地址规划原则
标准明确指出,IPv6地址分配应遵循以下原则:
- 唯一性:每个分配出去的IPv6地址在全球范围内必须是唯一的。
- 可聚合性:地址空间应具有良好的可聚合性,便于路由汇总,减少路由器负载。
- 安全性:地址分配需考虑网络安全需求,避免敏感信息泄露。
- 灵活性:支持未来业务扩展和技术升级的需求。
地址分配流程
1. 需求分析:根据电子政务系统的实际需求,确定所需IPV6地址的数量和类型。
2. 地址段申请:向负责全省电子政务外网地址管理的机构提交地址段申请报告,报告中需包含详细的地址使用计划。
3. 审核批准:由省级电子政务管理部门对申请进行审核,批准后分配相应的IPv6地址段。
4. 实施部署:按照批准的地址段进行实际部署,并记录所有分配情况。
5. 备案登记:将最终的地址分配结果上报至省级电子政务管理部门备案。
技术要求
- 前缀长度:建议采用/48位作为基本的子网前缀长度,对于特定的小型网络可以使用更短的前缀长度。
- 地址池管理:建立统一的地址池管理系统,实现对地址资源的有效管理和监控。
- 日志记录:所有地址分配操作都应有详细的日志记录,以便后续审计和故障排查。
-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已分配地址的状态,及时回收不再使用的地址。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电子政务外网 IPv6地址分配规范》不仅提供了具体的指导方针,还强调了在整个过程中注重安全性和效率的重要性。这对于推动河南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电子政务外网向IPv6过渡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