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人工影响天气地面作业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作业准备、作业实施、作业记录与总结及安全管理等。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内从事人工影响天气地面作业的相关单位和个人。
Title:Code for Ground Operations of Weather Mod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P56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T 2302-2022《人工影响天气地面作业规程》是河南省地方标准,用于规范人工影响天气地面作业的流程和技术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作业条件与准备
标准明确指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应在气象部门发布的适宜条件下进行。作业前需完成以下准备工作:
1. 作业站点应配备必要的观测设备和通讯工具,确保能够实时获取天气信息。
2.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熟悉设备操作及安全规程。
3. 制定详细的作业计划,包括作业时间、地点、目标云层特征等,并报备当地气象主管机构。
二、作业实施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严格按照以下步骤执行:
1. 确认天气状况符合作业条件后,由指挥员下达作业指令。
2. 操作人员按照指令设置设备参数,检查设备状态,确保无误后启动作业。
3. 作业期间密切监控天气变化,及时调整作业策略以提高效果。
4. 完成作业后立即关闭设备,清理现场,记录作业数据。
三、安全管理
安全始终是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重中之重:
1. 作业站点周边5公里范围内不得有居民区或重要设施。
2. 设备安装位置应远离高压线和其他潜在危险源。
3. 每次作业前后均需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维护,防止故障引发事故。
4.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工作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效果评估
为检验作业成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1. 对比作业前后目标区域内的降水强度、持续时间和分布情况。
2. 分析云物理特性变化,如液态水含量、冰晶浓度等指标。
3. 考虑自然降水背景因素的影响,排除其他可能干扰结果的因素。
4. 根据上述数据撰写评估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审核存档。
以上内容涵盖了DB41/T 2302-2022的核心要点,希望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