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食用菌高温杀菌过程中大气污染防治的技术要求、监测与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内食用菌生产加工企业高温杀菌环节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ir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High-temperature Sterilization of Edible Fungi
中国标准分类号:B4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4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T 2297-2022《食用菌高温杀菌大气污染防治技术规范》是一项河南省地方标准,旨在通过规范食用菌生产过程中高温杀菌环节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河南省范围内采用高温杀菌工艺进行食用菌生产的企业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这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场景和对象,为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
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
标准对高温杀菌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提出了具体的排放限值。例如,对于颗粒物、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规定了最高允许排放浓度。这些限值是基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水平制定的,确保企业在满足环保要求的同时能够正常运营。
废气收集与处理系统
标准强调了废气收集系统的完善性,要求企业建立有效的废气收集网络,确保所有产生污染源点都被覆盖。此外,还规定了处理设施的技术参数,如除尘器效率不得低于95%,脱硫装置出口二氧化硫浓度不得超过50mg/m³等。这些具体指标有助于指导企业选择合适的治理技术和设备。
管理制度建设
为了保障上述技术措施的有效实施,标准还特别提出要加强内部管理体系建设。包括但不限于定期维护保养设备、记录运行数据、开展员工培训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可以提高整个生产过程中的环保意识和技术水平。
监测与评估机制
最后,标准还要求企业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定期对排放情况进行检测,并将结果上报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同时鼓励采用先进的在线监测手段,实现全过程监控,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食用菌高温杀菌大气污染防治技术规范》从多个层面为企业提供了全面而细致的操作指引,不仅有利于改善区域空气质量,也为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