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浙江省重要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捕规格及渔获物中幼鱼比例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管辖海域内海洋捕捞生产活动及其相关管理。
Title:Important Marine Fishery Resources: Minimum Harvest Size and Juvenile Proportion - DB33T 949-2022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T 949-2022《重要海洋渔业资源可捕规格及幼鱼比例》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保护海洋渔业资源,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可捕规格设定
1. 黄鱼
- 标准规定黄鱼的最小可捕规格为体长≥25厘米。这一规定基于黄鱼的生长周期和繁殖特性,确保在鱼类达到性成熟之前不被过度捕捞,从而维持种群数量。
2. 带鱼
- 带鱼的最小可捕规格为体长≥20厘米。考虑到带鱼的快速生长特性,这一规格有助于在鱼类尚未完全成长时给予保护,同时满足市场对带鱼的需求。
3. 鲳鱼
- 鲳鱼的最小可捕规格为体长≥18厘米。此规格考虑了鲳鱼的生长速度和生态位,以确保种群能够持续繁衍。
幼鱼比例控制
1. 总体要求
- 标准要求每网次捕获的幼鱼(小于可捕规格)不得超过总渔获量的20%。这一比例是根据长期监测数据和渔业生态平衡原则制定的,旨在减少对幼鱼群体的过度捕捞压力。
2. 具体措施
- 渔民需定期记录并报告幼鱼的比例,相关部门将不定期检查。对于超过规定比例的情况,将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如限制捕捞时间或区域。
实施与监督
- 标准还明确了各级渔业管理部门的责任,包括宣传、培训和技术支持等。同时,鼓励渔民采用环保型渔具,减少对非目标物种的影响。
通过严格执行这些规定,可以有效保护海洋渔业资源,维护生态系统的健康,实现渔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