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医疗机构建筑物大修改造的基本要求、项目管理、施工管理、验收与评估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上海市范围内医疗机构建筑物的大修改造管理工作。
Title:Management Standard for Major Repair and Renovation of Medical Institution Buildings
中国标准分类号:C08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4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医疗机构建筑物大修改造管理中,标准的更新往往伴随着管理理念和技术要求的提升。TSHWSHQ 11-2024《医疗机构建筑物大修改造管理规范》作为最新版本,在多个方面对旧版进行了调整和优化。本文选取“医疗建筑改造过程中对既有建筑结构安全性的评估与加固措施”作为核心主题,重点分析新老版本标准在此方面的差异,并结合实际案例说明其应用方法。
旧版标准(如TSHWSHQ 11-2018)虽然也提到建筑结构安全性评估的重要性,但更多是原则性描述,缺乏具体操作流程和评估指标。而新版标准则明确要求,在进行大修改造前,必须由具备资质的专业机构对既有建筑的结构体系、承载能力、抗震性能等进行全面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加固方案。
这一变化反映了当前医疗机构在建筑改造过程中对安全性和可持续性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在一些老旧医院中,由于历史原因,建筑结构可能存在老化、设计不合理等问题,若不加以评估和处理,可能在改造过程中引发安全隐患,甚至影响后续使用功能。
在实际应用中,医疗机构应严格按照新版标准的要求,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结构检测与加固单位开展工作。评估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建筑基础稳定性、主体结构裂缝情况、钢筋锈蚀程度、混凝土强度测试等。对于评估结果为“需加固”的建筑,必须在改造方案中明确加固措施,并纳入施工图审查和施工过程监管。
此外,新版标准还强调了改造后的结构验收与长期监测机制。这不仅有助于确保改造质量,也为未来可能出现的结构问题提供追溯依据。例如,某些医院在完成改造后,通过安装传感器对建筑结构进行实时监测,有效预防了潜在风险。
综上所述,TSHWSHQ 11-2024在医疗建筑改造中的结构安全性评估方面提出了更具体、更具可操作性的要求。医疗机构及相关单位应充分重视这一变化,严格按照标准执行,以确保改造工作的科学性、安全性和合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