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观赏乌桕苗木培育的术语和定义、苗圃地选择与准备、种子采集与处理、播种育苗、扦插育苗、嫁接育苗、苗木抚育管理及出圃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观赏乌桕苗木的培育及相关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Nursery Stock Cultivation of Colorful Precious Tree Species - Part 1: Ornamental Triadic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T 2530.1-2022珍贵彩色树种苗木培育技术规程 第1部分:观赏乌桕》是一项专门针对观赏乌桕苗木培育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1. 术语和定义:标准首先明确了“观赏乌桕”的概念,即通过人工选育或自然变异形成的具有观赏价值的乌桕品种。这一定义为后续的技术操作提供了统一的基础。
2. 种苗质量要求:标准规定了观赏乌桕种苗的质量标准,包括植株高度、茎粗、根系发育情况等指标。例如,一级种苗的高度应不低于80厘米,茎粗不少于8毫米,并且需要有完整的须根系统。这些具体的要求有助于确保种苗的健康状况和成活率。
3. 繁殖方法:标准推荐使用扦插繁殖作为主要繁殖方式。扦插时间宜选择在春季芽萌动前进行,插穗长度一般为15至20厘米,直径约为5至8毫米。同时强调了插穗处理的重要性,如去除下部叶片以减少水分蒸发,并使用生根剂促进生根。
4. 圃地选择与准备:建议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且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作为圃地。在种植前需深耕整地,施足基肥,通常每亩施用腐熟农家肥2000至3000公斤。此外,还应做好圃地的排灌设施,保证雨季不积水,旱季能及时灌溉。
5. 田间管理:标准指出,在幼苗期要定期除草松土,保持土壤疏松透气。施肥方面,前期以氮肥为主,促进枝叶生长;后期则增加磷钾肥的比例,增强抗逆性和观赏性。同时要注意防治病虫害,一旦发现病虫害应及时采取措施控制,避免扩散蔓延。
6. 起苗与包装运输:当苗木达到出圃规格时即可起苗。起苗时尽量保留完整根系,减少损伤。包装时采用专用容器或网袋装运,确保根部湿润,防止脱水。长途运输过程中还需注意遮阳保湿,缩短运输时间。
7. 档案记录:最后,标准要求建立详细的生产档案,包括播种日期、育苗数量、田间管理措施、病虫害发生及防治情况等内容。这不仅有利于追溯产品质量,也为今后的技术改进积累了宝贵的数据资料。
以上是对《DB33/T 2530.1-2022珍贵彩色树种苗木培育技术规程 第1部分:观赏乌桕》中部分内容的深入解析,希望能帮助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从而提高观赏乌桕苗木的培育质量和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