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速公路热拌沥青混合料超薄磨耗层的材料要求、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质量检验与验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内高速公路热拌沥青混合料超薄磨耗层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Title:Highway Hot Mix Asphalt Mixture Ultra-Thin Wearing Cours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U416.217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T 2531-2022《高速公路热拌沥青混合料超薄磨耗层技术规范》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布的关于高速公路路面养护的一项地方标准。以下将从该标准的重要条文出发,进行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内的高速公路新建和改扩建工程中热拌沥青混合料超薄磨耗层的设计、施工及质量检验评定。这一规定明确了标准的适用区域与工程类型,为后续的具体操作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二、材料要求
1. 沥青:应选用符合GB/T 15180规定的道路石油沥青或改性沥青。对于超薄磨耗层而言,沥青的选择直接影响到路面的耐久性和抗滑性能。改性沥青能够提高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优先考虑使用改性沥青。
2. 矿料:粗集料应采用坚硬、耐磨、洁净的碎石或破碎砾石,其公称最大粒径不应大于10mm;细集料宜选用机制砂或天然砂,且砂当量不得低于60%。矿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混合料的强度和稳定性,因此对原材料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三、配合比设计
1. 设计原则:应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气候条件、交通状况等因素确定合理的级配范围,并通过马歇尔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这一步骤是确保混合料性能的关键环节,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2. 马歇尔试验:试件成型后需进行稳定度、流值、空隙率等指标测试,其中空隙率一般控制在3%-5%之间。适当的空隙率可以保证雨水迅速排出,减少水损害的风险。
四、施工工艺
1. 基层准备:基层表面必须清洁、干燥、无浮尘,必要时可采用乳化沥青封层处理。良好的基层状态是保证超薄磨耗层质量的基础。
2. 摊铺:摊铺温度不低于160℃,碾压应在摊铺后立即开始,初压温度不低于150℃,复压温度不低于130℃。及时有效的压实有助于形成密实的结构层。
3. 接缝处理:纵向接缝应采用热接缝方式,横向接缝则需采用直茬冷接缝并加设粘层油。合理的接缝处理能有效避免裂缝产生,延长使用寿命。
五、质量检验评定
1. 外观检查:表面平整、均匀,无明显轮迹、裂缝、松散现象。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评价标准之一。
2. 厚度检测:每200米至少测量一处厚度,允许偏差为±2mm。精确控制厚度有助于维持路面的整体性能。
3. 平整度检测:采用连续式平整度仪测定,国际平整度指数IRI不大于2.5m/km。良好的平整度不仅影响行车舒适度,还关系到车辆轮胎的磨损情况。
综上所述,《高速公路热拌沥青混合料超薄磨耗层技术规范》从材料选择到施工工艺再到质量验收都做出了详细的规定,旨在提升高速公路的使用品质和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