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废矿物油来源鉴别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样品采集与制备、分析方法及结果判定。本文件适用于废矿物油来源的鉴别及其相关环境管理和污染控制活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dentification of Waste Mineral Oil Sources
中国标准分类号:Z73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3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T 2518-2022《废矿物油来源鉴别技术规范》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废矿物油来源鉴别的技术要求和方法。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样品采集与保存
标准中明确指出样品采集应具有代表性,并规定了具体的采样位置、数量以及采样工具的选择。例如,在采样过程中,需确保容器清洁无污染,避免引入外来物质影响检测结果。同时,对样品的保存条件也提出了严格要求,如温度控制在-18℃以下,以防止样品性质发生变化。
分析项目与方法
废矿物油的来源鉴别主要包括物理化学性质分析、元素分析及有机物组成分析等几个方面。物理化学性质分析主要通过测定密度、粘度等指标来判断废矿物油的基本特性;元素分析则侧重于检测其中重金属含量是否超标;而有机物组成分析则是利用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等手段确定其具体成分构成。每种分析方法都有相应的操作规程和技术参数限制。
数据处理与结果判定
在数据处理阶段,要求采用统计学原理对实验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建立数据库用于比对不同批次废矿物油之间的差异性。对于最终结果的判定,则需要结合上述所有信息综合考量,如果发现某项指标超出正常范围或者与其他样本存在显著区别时,即可初步认定该废矿物油可能存在非正常来源风险。
注意事项
此外,还特别强调了在整个工作流程中应当遵循安全防护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正确处置废弃物等方面的内容。这不仅是为了保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同时也是为了减少环境污染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废矿物油来源鉴别技术规范》为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废矿物油来源鉴定提供了详细的指导框架,有助于提高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