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腰背肌筋膜炎理筋手法治疗的基本要求、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及疗效评价。本文件适用于医疗机构、康复机构及从事相关治疗的专业人员进行腰背肌筋膜炎的理筋手法治疗。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Fascial Manipulation Treatment of Lumbar and Back Myofasciitis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T 2511-2022《腰背肌筋膜炎理筋手法治疗技术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腰背肌筋膜炎理筋手法治疗的技术标准。以下选取了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1. 腰背肌筋膜炎:指由于腰背部肌肉和筋膜受到损伤或过度使用,导致局部出现疼痛、僵硬等症状的一种疾病。
解读:这一定义明确了腰背肌筋膜炎的病因及主要症状,为后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治疗原则
1. 治疗应遵循“先松解后整复”的原则。
解读:“先松解后整复”是指在治疗过程中,首先通过手法松解紧张的肌肉和筋膜,然后进行整复操作,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这一原则强调了治疗过程中的顺序性,有助于提高治疗的有效性。
三、治疗方法
1. 手法治疗:包括推拿、揉捏、点按等方法。
解读:这些手法能够有效缓解肌肉紧张,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其中,推拿可以舒筋活络;揉捏可放松肌肉;点按则能刺激穴位,增强疗效。
四、注意事项
1. 治疗前需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了解其病史及当前状况。
解读:全面评估是确保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关键步骤。它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判断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五、疗效评价
1. 疗效评价应从疼痛程度、活动能力等方面综合考量。
解读:疼痛程度和活动能力是衡量腰背肌筋膜炎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通过定期评估这两方面的变化,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康复效果。
六、禁忌症
1. 存在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或其他全身性疾病者不宜采用本方法治疗。
解读:明确禁忌症是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对于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或其他全身性疾病的人来说,采用此治疗方法可能会加重病情,因此需要特别注意。
以上是对DB45/T 2511-2022《腰背肌筋膜炎理筋手法治疗技术规范》中部分内容的详细解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