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肉用鹌鹑养殖的场址选择、设施设备、引种要求、饲料与营养、饲养管理、卫生防疫、废弃物处理及记录档案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肉用鹌鹑的规模化养殖。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eat Quail Breed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14/T 176-2022《肉用鹌鹑养殖技术规程》是河南省针对肉用鹌鹑养殖制定的地方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部分关键条文的深度解读:
选址与设施
标准规定养殖场地应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区域,距离居民区和污染源至少500米以上。这主要是为了保证鹌鹑生活环境的清洁卫生,避免疾病传播。同时要求鸡舍采用全封闭式设计,配备通风换气设备和温控系统,确保室内温度保持在适宜范围内(18℃-25℃),湿度控制在50%-70%之间。
引种与育雏
引种时需从具有国家认证资质的企业引进健康无病的种苗,并做好隔离观察工作。初生雏鸟入舍前要对环境进行全面消毒处理。育雏期间要提供专用饲料,前三天内需添加维生素C等营养补充剂以增强免疫力。此外,光照强度应逐渐增加至正常水平,最初两天保持24小时光照有助于幼鸟适应新环境。
饲养管理
成年鹌鹑群密度不得超过每平方米15只,定期清理粪便并更换垫料。饮水器和食槽要每天清洗一次,防止细菌滋生。饲料配方需根据生长阶段调整蛋白质含量,蛋氨酸和赖氨酸的比例尤为重要。冬季要注意防寒保暖措施,在圈舍四周加装保温层或使用电热板等方式提高室温。
疾病防控
建立完善的免疫程序,按照当地兽医部门推荐的时间表接种疫苗。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如食欲减退、精神萎靡等症状立即隔离检查。提倡采用生物安全措施减少药物使用频率,比如合理轮换饲养区域、控制访客数量等方法降低感染风险。
环境保护
排放废水必须经过处理达标后方可排入公共水域,固体废弃物则应集中堆放并及时清运。鼓励利用发酵后的鸡粪作为有机肥料用于农田施肥,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的同时减轻环境污染压力。
以上内容涵盖了该标准中的核心要点,对于从事肉用鹌鹑养殖的企业和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指导原则。严格遵守这些规范不仅能够提升产品质量,还能有效保障从业人员健康安全以及周边生态环境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