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低产小叶种茶园改造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改造前的评估、改造措施、管理措施及验收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云南省范围内低产小叶种茶园的改造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ransformation of Low-yield Small-leaf Tea Plant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06T 93-2022 低产小叶种茶园改造技术规程》是云南省针对低产小叶种茶园提出的技术指导文件。以下将选取其中的关键条文进行深入解读。
首先,在“范围”部分明确指出本标准适用于云南省内海拔1500米至2000米之间的低产小叶种茶园改造工作。这表明该标准特别针对特定地理区域和特定类型的茶园,为这些地区的茶园改造提供了具体的规范依据。
其次,在“术语和定义”中对“低产茶园”进行了清晰界定:指单位面积产量低于当地相同生态条件下平均水平的茶园。这一定义有助于准确识别需要改造的对象,确保改造工作的针对性。
再者,“改造原则”强调了生态优先、因地制宜、经济合理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意味着在实施改造时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还要兼顾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效益,做到全面协调。
接着,“改造前评估”要求对茶园现状进行全面调查,包括土壤条件、植被覆盖度、病虫害发生情况等。通过科学评估确定改造的具体措施,避免盲目操作导致资源浪费或环境破坏。
此外,“改造措施”部分详细规定了包括整地施肥、品种选择、种植密度调整在内的具体步骤。例如建议采用适合本地气候特征的小叶种茶树良种,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种植密度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最后,“后期管理”强调了定期修剪、适时灌溉与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的重要性。良好的后期管理能够巩固改造成果,延长茶树生命周期,持续提升茶叶品质与产量。
以上是对《DB5306T 93-2022 低产小叶种茶园改造技术规程》部分内容的重点解读,希望对相关从业者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