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椰子红棕象甲幼虫早期危害的检测方法、步骤及判定依据。本文件适用于椰子种植区域中红棕象甲幼虫早期危害的监测与防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Early Detection of Coconut Rhinoceros Beetle Larval Damag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椰子红棕象甲是一种严重威胁椰子树健康的害虫,其幼虫早期危害往往难以察觉。为了更有效地进行早期检测,TCSTC 05-2024《椰子红棕象甲幼虫早期危害检测技术规程》对原有标准进行了修订和完善。本文将聚焦于新旧版本标准中关于“基于声发射技术的幼虫早期检测方法”这一条文的变化及应用。
在旧版标准中,虽然提到了声发射技术可用于检测椰子红棕象甲幼虫的危害情况,但并未给出具体的操作步骤和判定依据。而在新版标准中,这部分内容得到了显著补充:明确了使用声发射传感器采集椰子树干内部声音信号的具体流程,并规定了如何根据信号频率、强度等参数判断是否存在幼虫危害。
例如,在实际操作时,技术人员需要首先选择合适的声发射传感器位置,通常是在距离地面约1米处围绕树干均匀布置3个点。然后启动设备连续记录至少10分钟的数据。数据分析阶段,应重点关注那些频率位于1kHz至5kHz之间且持续时间超过1秒的声音信号,这些特征可能表明幼虫正在啃食树干木质部。
此外,新版标准还强调了现场环境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要求尽量避免在强风天气下开展工作,并且建议定期校准仪器以确保测量精度。通过这样的改进,使得这项技术更加实用可靠,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椰子红棕象甲幼虫早期危害问题,从而保护椰子树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