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实验用羊的微生物学等级划分及相应的监测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实验用羊的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
Title:Microbiological Grades and Monitoring of Experimental Sheep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2/T 4576-2022是甘肃省地方标准,规定了实验用羊的微生物学等级和监测要求。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解读:
1. 微生物学等级划分:标准将实验用羊分为普通级、清洁级和无特定病原体(SPF)级三个等级。普通级羊只接受基本的卫生管理,清洁级需定期消毒环境并控制微生物污染,SPF级则完全隔离外界病原接触。
2. 检疫与引入:引入新个体时必须经过至少30天的隔离检疫,确认健康后方可混群。对于清洁级及以上等级的羊群,引入个体还需提供详细的健康档案。
3. 环境控制:清洁级及以上等级的实验用羊饲养环境应保持温度18-26℃,相对湿度40%-70%,氨浓度不超过14ppm。普通级可适当放宽条件但不得低于国家标准。
4. 饲养管理:所有等级均需保证充足清洁饮水和优质饲料,定期清理粪便并消毒笼舍。清洁级及以上还需每周检测饮水和饲料中微生物含量。
5. 监测频率:普通级每月监测一次主要病原微生物;清洁级每两周监测一次;SPF级每日监测并记录数据。每次监测结果需归档备查。
6. 应急预案:当发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隔离可疑个体,并启动应急预案,必要时请专业机构协助处理。
以上内容为核心条款,实际应用中还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确保实验用羊符合相应等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