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绿色食品日光温室菜豆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生产档案管理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甘肃省范围内绿色食品日光温室菜豆的生产。
Title:Green Food - 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eenhouse Beans in Solar Greenhous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2/T 2086-2022《绿色食品 日光温室菜豆生产技术规程》是甘肃省发布的关于绿色食品菜豆生产的标准。该标准从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栽培管理到病虫害防治等环节,对日光温室菜豆的生产进行了规范。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产地环境要求
标准中规定,产地环境应符合NY/T 391的要求,即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这意味着菜豆种植地的大气、水质和土壤均需达到绿色食品的标准。具体来说,大气质量要满足GB 3095的规定,尤其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指标;灌溉用水需符合GB 5084的规定,确保无污染;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 15618的要求,重金属含量在安全范围内。
二、品种选择与处理
标准指出,应选用适合当地气候条件且抗性强的优良品种。例如,可以选择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的菜豆品种。种子质量需达到GB/T 3543.1至GB/T 3543.7的规定,即种子净度、发芽率、水分等指标均需达标。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精选,去除杂质和破损种子,并进行温汤浸种或药剂拌种处理,以提高种子活力和预防病害。
三、栽培管理
1. 栽培密度:根据品种特性确定适宜的栽培密度,一般每亩定植3000-4000株为宜。过密会导致通风透光不良,影响植株生长;过稀则会降低土地利用率。
2. 水肥管理:菜豆喜湿润但忌积水,因此要保持土壤见干见湿。追肥时以氮磷钾复合肥为主,结合叶面喷施微量元素肥料,促进植株健壮生长。
3. 温湿度调控:日光温室内温度白天控制在20-25℃之间,夜间不低于15℃。湿度方面,开花结荚期相对湿度保持在60%-70%,过高易引发病害。
四、病虫害防治
1. 防治原则: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优先采用农业、物理、生物措施,必要时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2. 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
- 炭疽病:发病初期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
- 锈病:喷施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 菌核病: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
3. 主要虫害及防治方法:
- 蚜虫:悬挂黄板诱杀成虫,同时释放蚜茧蜂进行生物防治;
- 斑潜蝇:喷洒1.8%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
- 豆荚螟:及时摘除受害花序,减少虫源基数。
五、采收
当菜豆荚充分长大,颜色由浅绿转为深绿时即可采收。采收时要注意轻拿轻放,避免机械损伤。采收后应及时分级包装,贮藏于0-4℃冷库中,保持新鲜度。
六、记录与档案管理
生产过程中所有活动都应做好详细记录,包括播种日期、施肥种类及用量、用药情况等信息。这些资料有助于追溯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绿色食品 日光温室菜豆生产技术规程》不仅涵盖了从选种到收获的全过程,还特别强调了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对于推动绿色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