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闪电探测站选址的基本原则、技术要求和评估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范围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闪电探测站的选址工作。
Title:Lightning Detection Station Siting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K 43
国际标准分类号:01.040.13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4272-2022《闪电探测站选址规范》是一项针对闪电探测站建设的技术标准,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选址确保闪电探测站能够准确、高效地监测雷电活动。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选址原则
标准明确指出,闪电探测站的选址应遵循“科学性、合理性、安全性”的基本原则。这意味着在选择站址时,不仅要考虑地形地貌对雷电活动的影响,还要确保站点的安全性和便于维护管理。例如,在地形上应避免选择低洼地带或易受洪水威胁的地方,同时要远离强电磁干扰源,以保证数据采集的准确性。
地形与地质条件
根据标准要求,闪电探测站应优选平坦开阔且具有代表性的区域作为站址。具体来说,站址周围500米范围内不应存在高于10米的障碍物,以防止遮挡视线影响信号接收。此外,还应注意地质稳定性,避免选择地震活跃区或者容易发生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地段。
环境保护要求
为保护生态环境,标准特别强调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要求新建站点不得破坏原有植被覆盖,尽量减少土地开挖量,并采取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同时,还需注意控制施工期间产生的噪声和粉尘污染,施工完成后应及时恢复植被。
技术性能指标
对于闪电探测站的技术性能也有严格规定。如探测范围内的定位精度需达到±200米以内,时间同步误差不得超过1微秒等。这些技术参数直接关系到最终观测结果的质量,因此在选址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设备安装调试的需求。
安全防护措施
为了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设备正常运行,标准提出了多项安全防护措施。其中包括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牌,建立完善的消防设施配置方案,定期检查避雷装置的有效性等内容。另外,还建议配备应急电源系统,以便在突发情况下仍能维持基本的工作状态。
综上所述,《闪电探测站选址规范》从多方面对站点的选择做出了全面细致的规定,不仅有助于提高雷电监测水平,也为后续相关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实际操作中,各相关部门应当严格按照此标准执行,共同促进气象事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