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村庄规划数据库建设的基本要求、数据内容、数据结构、数据质量及数据库管理与维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范围内村庄规划数据库的建设和管理。
Title: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 for Village Planning Database
中国标准分类号:P59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3407-2022村庄规划数据库建设规范》是由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为全省村庄规划数据库的建设和管理提供统一的技术依据。以下将对其中的关键内容进行深度解读。
首先,在数据分类与编码部分,标准明确指出村庄规划数据库应包含基础地理信息、村庄现状、村庄规划、实施保障四大类数据,并给出了每类数据的具体编码规则。例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编码以“01”开头,村庄现状数据则以“02”开头。这种分类和编码方式不仅便于数据的组织与存储,也为后续的数据交换与共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关于数据采集与处理的要求,标准强调了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规定在进行数据采集时,应优先使用最新的遥感影像资料作为底图,并辅以实地调查的方式核实关键信息。对于村庄现状数据,要求至少每五年更新一次,而村庄规划数据则需在规划编制完成后立即更新。此外,还特别提到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应对所有矢量数据进行拓扑检查,确保没有悬挂节点或重叠面等错误。
再者,关于数据库建设的技术指标,标准设定了严格的阈值。例如,村庄规划数据库的空间分辨率不得低于0.5米,且所有矢量数据必须符合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制定的相关标准。同时,为了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标准要求采用加密技术保护敏感信息,并定期进行备份操作,确保数据不会因意外情况丢失。
最后,标准还提出了村庄规划数据库的应用场景建议。它指出,该数据库不仅是村庄规划编制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政府决策支持系统的一部分。通过整合多源数据,可以实现对村庄发展态势的全面监测,从而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DB22/T 3407-2022村庄规划数据库建设规范》从数据分类、采集处理到技术指标以及应用建议等多个维度,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村庄规划数据库建设框架,为吉林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的村庄规划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