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饲用油菜混合青贮的原料选择、收获与运输、切碎、装窖、压实、密封及管理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饲用油菜与其他作物混合青贮的生产过程。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Rapeseed Mixed Silage as Feed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3402-2022饲用油菜混合青贮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饲用油菜混合青贮的技术规范,该标准从油菜的收获、原料处理到发酵储存等各个环节都进行了详细规定,旨在提高青贮饲料的质量和稳定性。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一、收获期确定
标准指出,饲用油菜的最佳收获时期为开花后期至初荚期。这一阶段植物干物质含量适中,既保证了足够的营养成分又便于后续加工。同时强调应在晴天上午露水消失后进行收割,避免水分过高影响青贮效果。
二、原料预处理
对于油菜原料,需去除泥土杂质,并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切短。当直接装填时,建议切短长度控制在2-3厘米之间;若采用揉搓处理,则应确保揉搓后的物料松散且均匀。此外,还提倡与其他粗饲料如玉米秸秆等按一定比例混合,以优化青贮料的物理结构和发酵特性。
三、添加物使用
为了促进乳酸菌快速繁殖并抑制有害微生物生长,在青贮过程中可以适量加入乳酸菌制剂或其它发酵促进剂。具体用量应参照产品说明书执行,但总体原则是既要达到良好的发酵效果又要防止过量导致副作用。
四、压实与密封
装填过程中必须充分压实,每层厚度不宜超过30厘米,目的是排除空气,创造厌氧环境。密封工作同样至关重要,要求所有接缝处严密无隙,最好使用专用塑料薄膜覆盖,并在其上加压重物,确保整个堆垛处于完全封闭状态直至开窖使用。
五、储存管理
完成上述步骤后,进入为期60天以上的发酵期。在此期间要定期检查密封状况,一旦发现破损应及时修补。待发酵完成后,取样检测pH值、氨态氮含量等指标,只有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才能投入使用。同时建议将剩余未使用的青贮料妥善保存,防止二次污染。
六、注意事项
标准特别提醒操作人员,在整个生产流程中务必注意个人卫生防护,穿戴适当的工作服帽鞋等装备。另外,由于不同地区气候条件差异较大,在实际应用时还需结合当地具体情况灵活调整相关参数设置。
通过以上对《DB22/T 3402-2022饲用油菜混合青贮技术规程》重点内容的深入剖析可以看出,该标准不仅涵盖了从田间到仓库全流程的操作指南,而且针对每个关键环节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指导建议,有助于提升青贮饲料的整体品质,满足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