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泸州白糕的术语和定义、原料要求、工艺流程、加工技术要求、感官要求、理化指标、微生物限量及检验规则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以糯米为主要原料,按照传统工艺制作的泸州白糕的产品生产与质量控制。
Title:Luzhou Rice Cake Process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12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05T 47-2022《泸州白糕工艺技术规范》是四川省泸州市制定的地方标准,用于规范泸州白糕的生产加工。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部分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1. 泸州白糕:以大米为主要原料,经过浸泡、磨浆、发酵、蒸制等工序制成的传统食品。
解读:明确了泸州白糕的基本概念,强调了其传统性和主要原料为大米。
二、原辅材料要求
1. 大米:应选用优质大米,感官指标符合GB/T 1354的规定。
解读:对大米的质量提出了具体要求,确保原材料的新鲜度和品质。
三、生产工艺流程
1. 浸泡:将大米浸泡至适当软化,时间控制在6-8小时。
2. 磨浆:将浸泡后的大米磨成细腻的米浆,细度要求达到80目以上。
3. 发酵:将米浆放入发酵容器中,在温度28-32℃条件下发酵4-6小时。
4. 蒸制:将发酵好的米浆均匀铺于蒸笼内,蒸汽温度控制在100±2℃,蒸制时间为20-25分钟。
解读:详细描述了制作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技术参数,有助于保证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四、检验方法
1. 感官检验:色泽洁白,质地细腻,无异味。
2. 理化检验:水分含量不超过15%,酸度不超过3.0。
解读:规定了感官和理化两方面的检验标准,便于生产企业和监管部门进行质量监控。
五、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1. 标志:产品标签上应标明产品名称、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内容。
2. 包装:采用密封性良好的包装材料,防止污染。
3. 运输:避免日晒雨淋,保持清洁卫生。
4. 贮存:应在阴凉干燥处存放,温度不高于25℃,相对湿度不大于75%。
解读:从产品标识到流通环节都给出了明确的要求,保障了产品的安全性和品质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