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蝴蝶槐育苗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与准备、种子采集与处理、播种、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出圃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甘肃省范围内蝴蝶槐的育苗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Butterfly Locust Seedling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2/T 4545-2022《蝴蝶槐育苗技术规程》是甘肃省发布的关于蝴蝶槐育苗的技术规范。该标准对蝴蝶槐的育苗全过程进行了系统性规定,以下从几个关键环节进行解读。
首先在种子处理部分,标准要求采集成熟果实后及时晾晒脱粒,并进行精选。种子净度需达到90%以上,千粒重控制在130g至150g之间。播种前应采用温水浸种法,将种子置于40℃至50℃温水中浸泡24小时,这样可以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
其次在圃地选择与准备上,标准强调圃地应选在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层深厚且富含有机质的地方。整地时要做到深耕细作,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入腐熟农家肥3000kg至5000kg,同时结合整地撒施磷肥50kg至75kg。
关于播种环节,标准建议春秋两季均可播种,但以春播为佳。播种方式可采用条播或撒播,行距保持在25cm至30cm,覆土厚度以种子直径的2倍至3倍为宜。播种后要保持土壤湿润,促进种子萌发。
在幼苗管理方面,标准指出当幼苗长出2片真叶时开始间苗,株距保持在10cm至15cm。同时要加强水肥管理,适时追施氮肥,促进苗木生长。每年秋季还应对苗木进行修剪,剪去病弱枝和过密枝,保持树形美观。
最后在苗木出圃标准上,标准明确规定,蝴蝶槐苗木高度应在80cm以上,地径达到0.8cm以上,根系完整无损,方可出圃造林。这些指标为确保苗木质量提供了依据,有助于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总之,DB62/T 4545-2022《蝴蝶槐育苗技术规程》从种子处理到苗木出圃各个环节都提出了具体要求,为蝴蝶槐的规模化培育提供了科学指导。严格执行该标准,有助于提升蝴蝶槐苗木质量和造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