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核电厂周围环境气溶胶样品中总α、总β放射性分析的采样、制样、测量及结果计算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核电厂周围环境中气溶胶样品总α、总β放射性活度浓度的测定。
Title:Analysis Operation Procedures for Total Alpha and Total Beta in Environmental Aerosols Around Nuclear Power Pla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J76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4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5/T 2063-2022《核电厂周围环境气溶胶中总α、总β分析操作规程》是一项福建省地方标准,规定了在核电厂周边对环境气溶胶中总α和总β放射性核素含量的监测方法。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样品采集
标准明确指出,样品应在核电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以及上风向设置采样点。采样高度通常为1.5米至2米之间,以模拟人类呼吸带的高度。此外,采样时间应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但一般建议每次采样时间为24小时,以便获得更具有代表性的数据。
样品前处理
对于样品前处理部分,标准强调了使用滤膜进行颗粒物收集的重要性。所选用的滤膜需具备良好的过滤效率和机械强度,确保能够有效捕捉空气中的微粒物质而不破裂。同时,在样品制备过程中,必须注意避免污染,所有器具都应事先清洗干净并经过适当干燥处理后方可使用。
测量仪器与校准
在测量环节,标准要求采用符合国家相关计量检定规程要求的仪器设备,并定期对其进行检定或校准,以保证测量结果准确可靠。对于总α、总β活度浓度测定仪,其灵敏度、线性范围及探测限等性能参数均需满足特定的技术指标。
数据记录与报告
最后,在整个分析过程结束后,所有原始数据及相关信息都应当被完整地记录下来,并形成书面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报告内容至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采样地点、日期、时间;使用的仪器型号及其状态;实验条件描述;最终得到的结果值等。
通过以上这些具体而详细的步骤指导,DB35/T 2063-2022旨在规范和完善核电厂周围环境监测工作流程,提高监测数据的质量和可信度,从而更好地保障公众健康安全。